新网站点击浏览:https://www.cztdhy.cn        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试验教学系统 :→ 学生注册    → 学生模拟软件客户端下载    |    → 教师登陆                                                                      

当前位置:沧州泰鼎恒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T0131—2007击实试验

时间:2016-07-03来源:泰鼎恒业浏览次数:

T0131—2007击实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内径100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内径152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单位体积出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2仪器设备

2.1TD131S-A轻型标准击实仪
与TD131T-A轻型标准击实筒配套使用
或TD131S-B重型标准击实仪
与TD131T-B重型标准击实筒配套使用
TD131D-3型多功能电动击实仪
与TD131T-A轻型标准击实筒+TD131T-B重型标准击实筒配套使用。
2.2烘箱及干燥器。
2.3天平:感量0.01g。
2.4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2.5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2.6拌和工具:400mmX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2.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3.1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各方法可按表T 0131-2准备试料。
3.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减。
4试验步骤
4.1根据工程要求,按表T 0131-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率高低),按表T 0131-2规定选用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4.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在筒壁上抹一薄层凡士林,并在筒底(小试筒)或垫块(大试筒)上放置蜡纸或塑料薄膜。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人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三层法,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键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人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小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4.3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lg。
4.4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率,计算至0.1%。测定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按表T 0131-3规定取样(取出有代表性的土样)。两个试样含水率的精度应符合本试验第5.6条的规定。
4.5对于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和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将试样搓散,然后按本试验第3条方法进行洒水、拌和,每次约增加2%〜3%的含水率,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率,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T0131-1)
式中:mw——所需的加水量(g);
Mi——含水率叫时土样的质量(g):
Wi——土样原有含水率(%);
w——要求达到的含水率(%)。
按上述步骤进行其他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5结果整理
5.1按下式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
(T0131-2)
式中:pd——干密度(g/cm3),计算至0.01;
P——湿密度(g/cm3);
w——含水率(%)。
5.2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图T 0131-3),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
 
 图T 0131-3 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5.3按下式计算饱和曲线的饱和含水率uw,并绘制饱和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图
式中:Wmax——饱和含水率(%),计算至0.01;
 p——试样的湿密度(g/cm3)
Pw——水在4℃时的密度(g/cm3〉;
 pd——试样的干密度(g/cm3);
 Gs——试样土粒比重,对于粗粒土,则为土中粗细颗粒的混合比重;
 w——试样的含水率(%)。
5.4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把小于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适用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于30%时)。
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
式中:P´dm——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g/cm3),计算至0.01;
Pdm——用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g/0n3);
 P——试料中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百分率(%);
 G´s——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毛体积比重,计算至0.01。
最佳含水率按下式校正:
 w´0=w0(1-0.01p)+0.01pw2(T 0131-6)
式中:w´0——校正后的最佳含水率(%),计算至0.01;
W0——用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率(%);
 P——同前;
w2——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吸水量(%)。
5.5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T 01314。
 表T 01314击实试验记录
校核者 计算者 试验者
土样编号 筒号 落距  45cm
土样来源 筒容积 997cm3 每层击数  27
试验日期 击锤质量 4.5kg 大于5mm颗粒含量
干密度 试验次数
筒+土质量(g)
筒质量 (g)
湿土质量 (g)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1 2 3 4 5
2981.8 3057.1 3130.9 3215.8 3191.1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1878.8 1954.1 2.027.9 2112.8 2088.1
1.88 1.96 2.03 2.12 2.09
1.71 1.75 1.80 1.83 1.76
含水率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35.60 35.44 33.93 33.69 32.88 33.16 33.13 34.09 36.96 38.31
盒+干土质量(g) 34.16 34.02 32.45 32.26 31.40 31.64 31.36 32.15 24.28 35.36
盒质量 (g)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水质量 (g) 1.44 1.42 1.48 1.43 1.48 1.52 1.77 1.94 2.68 2.95
干土质量 (g) 14.16 14.02 12.45 12.26 11.40 11.64 11.36 12.15 14.28 15.36
含水率 (g) 10.3 10.1 11.9 11.7 13.0 13.0 15.6 16.0 18.8 19.2
平均含水率 (g) 10.2 11.8 13.0 15.8 19.0
最佳含水率=15.0% 最大干密度=1.83g/cm3
续上表
 5.6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含水率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T 0131-5规定。
表T0131-5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
含水率(%) 允许平行差值(%) 含水率(%) 允许平行差值(%) 含水率(%) 允许平行差值(%)
5以下  0.3 40以下 ≤1 40以上 ≤2
6报告
6.1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
6.2土的最佳含水率u;0(%)。
6.3土的最大干密度j0dm(g/cm3)。